“甲基卡锂多金属可利用性评价”“九龙锂多金属矿可利用性评价”“川西稀有金属资源新材料研发”3个项目均为“川西稀有金属资源基地综合地质调查”子项目下设课题。2018年,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承担实施了以上3个项目,通过开展技术经济评价、新材料研发等技术攻关,有效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其中,在“甲基卡锂多金属可利用性评价”项目中,项目组针对甲基卡锂多金属矿浮选精矿,经“弱磁-强磁-重选”分离,获得Nb2O5品位36.14%、Ta2O5品位32.74%(Nb2O5+Ta2O5品位68.88%)的铌钽精矿产品,使铌、钽回收率分别达到46.97%和60.22%。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开展了典型矿床研究,在甲基卡矿集区选取典型矿床雅江县措拉锂多金属矿开展了技术经济评价,通过资源市场需求调查、矿产地质条件调查、开发利用条件调查等,确定了资源储量等级、矿产可选性等级、综合利用水平等级以及经济效益,并与另外3个典型矿床(134脉、烧炭沟和德扯弄巴)进行类比,最终编制出技术经济条件分区图。
在“九龙锂多金属矿可利用性评价”项目中,项目组以川西九龙稀有金属矿集区锂多金属矿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选矿实验室试验研究。据技术人员介绍,九龙地区锂辉石矿为含少量细粒花岗岩相、细粒深色混杂物的伟晶岩型锂辉石矿石,矿石中锂辉石Li2O含量为6.42%,锂辉石解理发育,部分解理为铁锰质污染,可能对锂辉石精矿品级有一定影响。为此,研究人员在磨矿细度为-0.075毫米含量84.04%的条件下,采用一次粗选、两次扫选、四次精选、中矿顺序返回的浮选闭路试验流程,获得实验结果。同时,他们在锂多金属矿浮选闭路试验和含铌钽锂精矿磁选-重选分离锂辉石和铌钽矿物试验过程中分别得到合格产品,在此基础上又完成了“锂铌钽混浮-混浮精矿弱磁除铁-强磁-重选分离”的全流程试验。2018年,该项目完成了金川可尔因地区锂矿技术经济评价等级划分;开发出一种高效锂矿混浮捕收剂EM-PN5;实现了自主开发的尾水处理技术的落地应用。
在“川西稀有金属资源新材料研发”项目中,项目组以化工原料硫酸亚铁和磷酸铵制备磷酸铁作为铁源和磷源,创造性地将有益组分Mg、Ce、La复合于制备磷酸铁锂的锂源-碳酸锂中,实现了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多组分均匀掺杂,从而获得电性能较优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同时,他们还将稀土、镁复合于碳酸锂中,使掺杂更加均匀,磨料时间缩短2~4小时,在提高电性能的同时降低了能耗;研制出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性能检测达到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粒度和振实密度均达到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0.1C放电比容量达到国标GB/T 30835-2014 I级产品要求,0.1C首次库伦效率达到行业标准。该项目实现了川西锂多金属矿“地质调查-选矿-冶金-材料”全产业链模式的建立。依托本项目,成都综合利用所申报了发明专利1项(一种掺杂改性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专利号201810271437.7;发表论文2篇。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甘肃50余年地质找矿成果丰硕:将推进“探边摸底、攻深找盲”
24日从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获悉,该局建立50余年来,发现和探明了甘肃省第一大型铅锌矿床(厂坝)、第一大型钨钼矿(小柳沟)、第一大型独立银矿(石硐沟)、第一大型钼矿(武山温泉)、第一大型钨矿(小独山),以及礼县李坝金矿、金山金矿等超大型和大型金矿床多处,为该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0评论2023-06-29657
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物测地质队中标省地震局重大地震灾害源探查项目
近日,河北省煤田地质局物测地质队(河北省煤炭地下气化研究中心)成功中标河北省地震局“河北省重大地震灾害源探查——深部地球物理探测”项目。该项目是河北省“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工程。项目实施可有效减轻地震灾害风险,为国土空间规划、防灾减灾规划、应急预案、韧性城市建设等工作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0评论2023-06-27655
王保利研究员——煤矿智能地质保障的排头兵
王保利,研究员,博士,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二级首席科学家,现任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智能探测技术与应用研究所副所长兼任陕西省煤炭学会煤炭地质及环境保护专委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智慧矿山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智能地球物理专委会委员,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外聘导师。主
0评论2023-06-072117
湖南省工程地质矿山地质调查监测所中南地区首个中深层地热资源探采项目获评优秀
5月23日,由湖南省工程地质矿山地质调查监测所施工的“长沙机场中深层地热探采结合井施工及换热测试”项目通过专家组评审,并获评优秀。 该项目评审专家组由地热、地质、暖通、钻井等领域的国内知名院士专家教授组成,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任评审专家组组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
0评论2023-06-071824
湖南省工程地质矿山地质调查监测所中南地区首个中深层地热资源探采项目获评优秀
5月23日,由湖南省工程地质矿山地质调查监测所施工的“长沙机场中深层地热探采结合井施工及换热测试”项目通过专家组评审,并获评优秀。该项目评审专家组由地热、地质、暖通、钻井等领域的国内知名院士专家教授组成,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任评审专家组组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
0评论2023-06-062325
矿床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愿为地质找矿奉献一生
“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以下简称“采集工程”)于2010年正式启动,是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科协牵头联合11家部委共同实施的一项科技历史人文工程。十余年来,已有六百多位老科学家接受采集,全国上百家单位投入采集工作,累计获得实物原件14万余件、数字化资料近34万件,音频资料近56万分钟、视频资料近47万分
0评论2023-06-012451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江苏总队召开尼日利亚勘查项目启动大会
5月24日,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江苏总队召开了尼日利亚勘查项目启动大会,近期,江苏总队与香港李氏集团签署了尼日利亚两个固体矿产勘查合同,合同额近1000万元。总队长、党委副书记邬喜春出席大会。会议由副总队长马海主持。 会议听取了项目组成员汇报的项目概况、设计方案、施工组织、后勤保障、安全管理等相关情
0评论2023-05-291765
新一轮找矿突破大讨论:我国地质找矿战略行动回顾与思考
我国地质找矿战略行动回顾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摸清国民经济恢复和国家发展建设情况,我国集中力量探明了建设基础工业所急需的矿产储量,将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煤炭、磷矿等作为重点。1964年“三线建设”重大战略决策的背景下,国家有目的地加强了重点地区的矿产勘查工作,地质找矿再一次维持了几年的小高峰。截至1978年
0评论2023-05-292551